2)第136章 配给制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罄时候。那些地方豪强就要哄抬粮价了,咱们该怎么办?

  百姓不会怨愤自己前时的转卖粮食,也不会怨愤那些地方豪强乘火打劫,他们只会怨愤咱们这些曾经不断低价卖给他们粮食,然后忽然又断了粮食的配给制!”

  “这?怎么会这样?”不但吕子曰张口结舌,张叔夜也是困惑不已。这天下间,还有做好事反而惹人怨恨的事情?

  然而想想安宁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呢。这天底下,果然唯有人心最难琢磨。人心如水啊,善变而趋利,畏威而不怀德也。

  “那么,安兆铭以为当如何做?”张叔夜想了半天,也理不出头绪,干脆直问吧。

  “此事既然已经开端,地方豪强也都有了先入之见。那么倒是不妨多演几出戏份出来。

  海州改制,此前是从郁洲岛开始。那时岛上都是永丰的移民,就如一张白纸上作画,其实很好推广田亩制度。天下良田皆归公有,然后低价租赁给百姓耕作。

  再以以青苗法借贷他们发展农业,收利息也是极低。如此不过两年光景,郁洲岛的民生就安定下来。但是这中间,其实有个取巧地方,就是那些移民,本来就没有田地。

  后来想要把这个制度推广到海州三县,遇到的麻烦就很多。因为其他三县之地的田亩,都是有主之地。所以海州三县的做法,又与郁洲岛不同。

  基本上,都是在大力发展郁洲岛上的生发营生。再用这些营生的股权置换出三县百姓的田亩土地,然后分发下去,变成租赁关系。到了秋收再来收租、收税、收利息。

  为了做成这件事,其实郁洲岛付出的本钱不低。只是因为郁洲岛的营生规模巨大,发展也快,所以一些弊端就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要用这个法子推广天下,却是不行的。

  须知天下的土地人口太多了,单靠工场的股权去置换,眼下却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然而这大宋的土地,不禁兼并已然一百六十年。

  少数豪强占据九成土地,多数平民几无立锥之地。这才是山东河北之地盗匪多如牛毛的根本原因!

  想要百姓安居乐业,就要收回地方豪强的土地,重新分配下去。但是这中间,又会有不劳而获的便宜。

  许多地主人家,其实多是用数代人辛劳赚来的土地。而许多卖了祖田的人家,却是因为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咱们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他们再次重分土地,也是不对的。

  既然这样,何如就利用这次河北旱灾的机会,咱们就用粮价狠狠关扑一次。先提高粮价大赚一笔,然后用赚到的钱买断那些百姓的土地,再把土地租赁他们收租、收税。

  实在没有土地的人家,便要通过以工代赈的法子付出劳力,用配给制帮他托底渡过饥荒。甚至此后他们干脆就转换身份,专以乾贞记的工场谋生也不错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