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零一章 西南互保_清末洋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末洋流!

  曾国藩这几个月很受煎熬,他自诩忠贞之士,可是最近屡次抗旨行事,咸丰皇帝下了三道圣旨,让他率领湘军进戍河北地区,都被他以正在整军的借口拖延。

  自从曾国藩率湘军主力进驻湖南衡州抵御左宗棠的大汉军,衡州知府高人鉴就很识趣的将府衙让出来,他巴不得湘军进驻衡州。

  高人鉴明白湘军是块硬骨头,大汉军轻易不会攻打,自己也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僚。

  湖北传来消息,湖广总督官文被罢免!曾国藩心思复杂,急忙召幕僚商议对策,官文最近与湘军相处默契,胡林翼升任云贵总督,湖北督抚又被换,以后湘军在湖北又要陷入困顿。

  听曾国藩抱怨,郭嵩焘道:“这皇上也着急了,官文报喜不报忧,谁都知道其中定有猫腻。”

  郭嵩焘在江西打了败仗,这让他明白自己不是领兵作战的那块料,感觉很丢面子,就写了一封书信,托人递给曾国藩,自己回乡隐居,曾国藩正好路径长沙,就把他‘抓’了过来,随军行动。

  陈世杰看着曾国藩,问道:“曾公可有应对之策?”

  曾国藩苦笑:“这徐良是户部侍郎,我在北京为官的时候与他交情匪浅,只是曾某经历了江西巡抚陈其迈这件事,也不敢保证这徐良会如何对待湘军。”

  刘蓉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忽忧,经过官文默许,湘军已经融入湖广地方,现在湘军势大,是湖广总督有求于我们,而不是我们受制于湖广总督,这徐良识趣就罢了,要与湘军对着干,就让他出个意外,朝廷天高地远。又有短毛拦住去路,湘军无忧。”

  众人瞪大双眼,惊奇的看着刘蓉,不明白他为何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要是在湘军草创的时候,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刘蓉说这话也有底细,前几天他收到王錱的来信,称李续宾没有战死,而是被俘,如今就关押在南京。王錱在信里有意无意的劝他静观其变。这对他的思想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心思活泛起来,湘军是湖南人的湘军,何必为朝廷陪葬。

  曾国藩强笑道:“霞仙说笑了,湖广总督代表的是朝廷脸面。我等焉能加害。”

  他还是不习惯将这些阴谋诡计拿到桌面上谈,他是一位理学家,怎能当众讨论这些大逆不道之事!有损他的脸面与威信。

  刘蓉心中暗笑,湘军也汉军默契的在永州、桂阳洲、宝庆府这些地方对峙,不就是等待着汉军北伐的结果吗,朝廷胜,湘军就立即开战,击贼!汉军胜,这可就要好好考虑了。以曾国藩为首的人主张为朝廷效死,以刘蓉、李续宜为首的人主张和谈,奇怪的是在湘军里赞成和谈的将领、幕僚占大多数,赞成为朝廷效死的都是一些曾国藩的死忠分子,完全听命于曾国藩的态度。就连胡林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