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三章 激烈的朝议_清末洋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末洋流!

  李云中向下看了一圈,实在找不到理想人选,不少武将早已经转成文职,像罗大纲、陈承瑢、林绍章、胡以晃等人,李云中也不打算让他们重操旧业,免得势大难制,而剩下的大帅、将军早已经被他派往前线。

  “众爱卿还有什么中意人选?难道让朕从前线召回不成?”

  沈葆桢左移两步,躬身拜道:“微臣斗胆举荐曾国藩,此人能征善战,数次击败长……发匪,在发匪之中犹如天神一般,况且曾国藩闲赋在家中,一召即用,不会耽误伐川日期。”

  沈葆桢暗自抹了把汗,刚才差点将长毛二字说出口,万一让皇上联想起短毛,自己还有什么功名前程可言!

  李云中点了点头,说道:“曾国藩倒是个人选,此人能读书、善打仗,攻取四川对他来说也没什么难处。”

  听皇上有选定曾国藩的意思,胡以晃直白的说道:“曾大人是善于打仗,只是他嫉恶如仇,而太平军又仇视儒学,曾大人入川,必定会屠戮过甚,请皇上三思。”

  赵雅丽装走不经意的道:“哎呀,曾国藩不就是曾剃头吗!”

  “咳咳!胡大人所言有理!”李云中想了想,回道:“既然曾国藩杀心太重,那就给他加一把尚方宝剑……”

  听到尚方宝剑几个字,沈葆桢灵机一动,大声道:“微臣保举赵大人为钦差,监督曾大人攻取四川!”

  李云中一愣,看着兴奋激动的沈葆桢,又看了看跃跃欲试的赵雅丽,心里纳闷,

  见出征将帅之中,没有广西人,还大大讨了皇上的开心,叶名琛大喜,附和道:“微臣也保举赵大人,赵大人忠于任事,两湖能够易帜,赵大人功不可没,况且说服石达开投降,那时实实在在的大功!”

  张维坤笑道:“赵大人担任钦差,我等没有意见,只是曾国藩身为降将,还不愿为官,怎能以他为帅,万一有个好歹,后果不堪设想!”

  反正四川没有大规模使用枪炮,李云中见下面又要争起来,打断道:“就这么定了,参谋部回去立即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四川天府之国,道路却不通畅,最好从内部瓦解,洪秀全搞上帝那一套,千万不可让我军广西士卒接触。”

  张遂谋愕然,躬身回道:“微臣遵命!”

  放下一件心事,李云中顿了顿,问道:“众爱卿还有什么事要启奏?”

  赵烈文出列,大声道:“启禀皇上,现如今全国百万大军,分驻于各地,一旦遭遇战事,调集起来很是麻烦,甚不合理,微臣建议选取险要、通衢之地集中驻守,如此调兵方便快捷,平时在一起训练,遭遇战事也可配合纯熟。”

  李云中赞道:“不错!说的好!如今既然迁都北京,江南留有重兵就浪费了,兵部可有方略?”

  赵烈文从袖子中取出一份奏折,回道:“启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