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小人物之鲍超_清末洋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耀祖。

  他还没活够!什么也不奢望,还写了一首诗给江忠源发牢搔:

  觅得疲驴试短衣,尺书屡召敢频违?此生戎马真非发,半夜星辰尚合围。

  他不顾一切的私自逃回湖南老家,没几天就被曾国藩派兵抓来衡阳,继续当差。

  陈世杰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看向曾国藩,谁知曾国藩却津津有味的看着一本旧书。

  陈世杰与郭嵩焘对视一眼,全都围了上去。

  原来这本书是戚继光写的《纪效新书》,

  曾国藩见他们不明所以,哈哈笑道:“这《纪效新书》可帮了我的大忙!”

  郭嵩焘问道:“这是前明大将戚继光写的兵书,只是他打的是倭寇,,与我们所要对付的反贼并不相同,涤生你要三思而后行!”

  曾国藩指着兵书的一段话念道:“新募之勇:第一,切记用城市油滑之人,但观面目光白,行动伶便之人便是;第二不可用歼巧之人,那些神色不定,看见官员也毫无惧色之人便是。最可用之人就是乡野老实之人,这些百姓黑大粗壮,手面皮肉坚实,有土做之色。

  这不正是教我们湘军也招纳那些穷山恶水之地的百姓!那些有衙门气的人,全都不收用。”

  郭嵩焘马上深有感触,想起南昌城的噩梦,佩服道:“涤生说的对,当初南昌之战,率先逃跑扰乱军心的都是平常偷歼耍滑之人,忠心护主的也是那些平常表现木讷之人。”

  说完又补充道:“湘军的招募可以由大帅挑选统领,由统领挑选营官,由营官挑选哨官,哨官挑选绅长,什长挑选勇丁,这样每一级都直接由上官来挑选,下即便对上级感恩戴德,也能听从其指挥,到了危急之时便能甘愿赴汤蹈火,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在南昌城下的情况,突然遇袭就惊慌失措,建制散乱。”

  曾国藩点头而笑,心里打定主意让郭嵩焘安心的做一个幕僚,再也不让他到前线指挥作战。

  塔齐布匆匆忙忙的来到屋里,对曾国藩跪下,磕头道:“请大人开恩,饶过鲍超一命!”

  曾国藩上前扶起塔齐布,温和道:“智亭,有话慢慢说,你已是二品副将,怎还如此孟浪!以后定要学习礼节,否则平白让人看轻”

  塔齐布感动道:“谢大人训诫,末将有一事相求,请大人恩准!”

  曾国藩严肃道:“什么事?你说,能办到的我一定答应你。”

  塔齐布将来意如实道来,“末将手下有个军官叫鲍超,他是与末将一起从绿营投奔大人的,只是他因口角与人争执,失手打死对方,按律当斩,求大人免其一死,让他戴罪立功!”

  陈世杰现在对这种猛汉很看中,绕有兴趣的问“他为什么要与人争执?”

  塔齐布想了会,还真不知道鲍超为什么会与人争执,他听说鲍超因打死人被抓起来处斩,就急忙跑来找曾国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