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9章 处对象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完晚饭,又忙着洗漱完,陈建国坐到书桌前,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点燃一盏油灯,和往常一样,拿过一叠旧报纸摊在面前,手握毛笔,沾上墨水,停顿片刻后,毅然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闪闪的红星!

  对,在经过第一篇的原创叙事文,后面十六篇的老套短篇小说之后,他终于决定对这篇经典中篇小说下手了!

  咳咳,主要是再不下手,就没有机会了。

  虽然这部经典的儿童电影要到1974年才开拍,但是原作品却是在1970年就已经发表,

  好像还很远?

  但是,“闪闪的红星”的故事却是在1961年出版了《两个小八路》之后,儿童出版社的编辑,邀请作者李心田先生再为孩子们写一本书,李心田先生便开始这个故事的创作,

  所以,再不写就来不及了,要不然撞车了多尴尬。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抄这本书?

  嗯么么,既要符合他这个年龄段,还能在这个时代畅销几百万册的故事,似乎也就只有这本了吧?!

  这方面连《小兵张嘎》都差了不少,何况《小兵张嘎》就是在1961年出版的,说不定现在已经开始创作,

  短篇小说故事撞车可以说套路一样,可长达十万字的故事还能撞车,那就不太好解释了,

  综合考虑之后,“红星”就成了陈建国的最佳选择。

  对于这两部上辈子小时候刷过十几遍,长大后还特意到网上查了相关资料的经典影片,陈建国肯定不会记错,

  理所当然的,整个故事情节也被他牢牢记在心里。

  不过,原著他还真没看过,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电影情节转化成文字,再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小县城,

  至于创作依据和原型,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

  父亲出征,子女留在家乡,解放后才一家团聚的。父亲出征的时候,给家里的孩子留下一样东西作为纪念,军帽、子弹壳,或者一把木头小手枪的,红星自然也在其中。还有壮烈牺牲的先烈、因各种情况而丢失的孩子、敌我来回争夺的根据地……这一刻,几十本小人书、大爷爷和欧爷爷等人讲述的故事,无数情节在陈建国的脑海里翻腾,

  过了一会儿,情绪到位,他默默对李心田先生说了声抱歉,便提笔在纸上写下,“1932年,在江南一个叫柳溪的小山村,这天来了一队背着大刀扛着长枪的人,……”

  创作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那种一天能写几万字的只存在于电脑时代,而且有灌水的嫌疑,

  如今陈建国只能提着毛笔写字,同时因为编辑要求很严格,不仅不能灌水,还不能有错字病句,再加上需要思考剧情,所以他的创作过程未免有点慢,

  快的时候一天能写两千多字,若是慢下来,还要反复修改的话,可能一天也就只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