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章 转正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了一会儿,陈建国还是没有任何头绪,便对着梁记者说道,

  “因为刚写完闪闪的红星,我暂时还没有别的思路,要不您容我多想几天,等我有了思路,一定第一时间回复你们。”

  梁记者一听,不觉有点失望,但是转念一想,似乎这才正常,

  刚写完一本十多万字的中篇小说,如果还能立刻出新书,那才叫离谱,便点点头笑道,“行,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说完便看向沈部长。

  沈部长就更直接,当即打了个哈哈,笑道,“我今天来的目的很简单,第一个就是给梁记者和林主编带路,第二个嘛,”

  说着转头看向陈建国,“就是邀请我们的小作家耳东,加入县作家协会。”

  嗯……?

  这话一出,顿时满屋子人、就连正沉浸在故事中的林主编也抬起头来,满脸愕然地看着他。

  不过,同样是惊愕,意义可大不一样。

  大爷爷身体前倾,好奇地问道,“老沈,我孙子还不满十一岁呢,他也能加入作家协会?”

  陈建国瞪大眼睛连连点头,开什么玩笑,自己还是个小屁孩儿,能进作协吗?!

  建国前两个多月,也就是49年7月份,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简称全国文协,然后在53年9月的文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改组为作家协会,这便是全国作协的由来,

  上面有了组织,下面当然要跟上,于是几年内,尤其是近两年,全国各地都陆续成立作家协会,不管本地有没有作家,先把牌子竖起来再说。

  要不然别人都有,就你没有,很丢人的。

  县作协归属上一级地区作协领导,同时作协又归属文联管理,

  文联不接收个人会员,只接收文学艺术家协会作为成员单位,现在的省文联就下辖作协、音协、美协、剧协四个机构,其他的舞蹈、曲艺、楹联等分支都还没有独立出来,下属文联自然也照搬这一套机制,

  沈部长虽然只写过几篇发表在地委日报

  上的通讯稿,但作为县里的宣传部长,又是县文联主席,便很自然地兼任本县作协、音协、美协、剧协会长,今天由他来出面邀请,再正常不过,咳咳,主要是下面也没几个人。

  不管最基层的作协到底有几个真正的作家,在这个教育还不够普及,经过了几年的扫盲工作之后依然还有很多文盲的时代,老百姓对有归属的作协会员还是相当景仰的,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唯有加入了作协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

  所以现在的作协,实质上就是所有文字工作者的认证机构。

  因此听到沈部长的话,大爷爷自然有些惊讶,

  如果陈建国真能加入作协,那什么大家戏称的“小作家”、“大作家”之类的称号就可以转正,成为真正的“作家”了。

  陈善平话音刚落,沈部长当即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