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5章 失望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搬家可是大事,尤其还是女婿一大家子搬到自己隔壁,想着以后天天都能看到几个小外孙,马振江就一夜没睡好觉,

  第二天一早,干脆和老伴两人都请了假,帮着打扫卫生,

  老李一家在前面搬,搬完一间房,外公外婆就在后面收拾一间房,

  等陈建国他们到的时候,楼上的两间房已经收拾妥当,就等新主人入住。

  大人在忙忙碌碌,陈建国便楼上楼下地跑,看看新家是什么样子,

  首先是一楼,他强烈怀疑以前老李是不是开小酒馆的,外墙有三分之一被打通,用一块块木板拼成门板,没打通的外墙上也装了好大两扇窗户,现在所有木板都被卸下来了,窗户也被支起来,显得特别宽敞,

  然后是里面,整个一楼全部被打通成一个大开间,只有几根粗木柱子撑着,地上是青石板,如果不是角落里缺一个柜台,妥妥的小酒馆格局,

  当然,也不排除后来把柜台拆了,或者搬去其他地方,

  从角落里敞开的后门出去,便到了后院,

  和外公外婆家一样,屋后面有一条檐廊,虽说没有雕栏画栋,只是普通的木质栏杆和柱子,但打磨得很光滑,看着有几分雅致,青瓦的廊顶也很有韵味,

  后门出来的地方有个台阶,直接下去便是后院,右手边有间小屋子,看烟囱就知道是厨房,厨房屋顶与檐廊相接,前面还有个棚子,这样下雨的时候进进出出也不会被淋到,

  至于院子里面,看得出以前应该是铺满了青砖,但是现在,靠里一半的青砖被拆掉,整整齐齐地码在角落里,露出来的土地被开垦成菜地,种了不少蔬菜,甚至靠边还有一垄麦子地,,

  难怪老李敢开2000块的高价,单冲这片地,就能值不少钱,

  不是说地有多大,而是可以关起门来种粮食,奶奶一定会喜欢,不过现在地里的麦子已经被收割,回头需要自己重新种。

  檐廊的尽头有一座木楼梯,看着还挺宽敞,顺着楼梯上去,又是一条檐廊,然后就是4间房子,门开在走廊上,靠大街那边是窗户,宽敞大气前后通风,比原来的小蜗居强多了。以前的房子爱用木头做原材料,一般一楼用石料和砖瓦,二楼就大量使用木头,墙壁是木头,房顶的大梁也是木头,外公家和这里的都是这种,

  不过这个木头墙看上去挺厚实,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填充什么东西。

  逛了一遍,陈建国满足了好奇心,才下去帮着抬东西。

  如此反复拉了7趟,才将所有东西拉完,其中原来库房阁楼里的那些东西最重要,不是大爷爷收藏的枪械就是粮食,也是最早搬过来的。

  1960年的夏天,陈建国住进了新家。

  而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苏联的专家都被撤走了,而且烧毁了所有技术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