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礼物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茅盾先生说这番话是有原因的,

  因为许多作家成名以后,忙于各种琐事,就忽略了创作,或者是被分散了精力,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

  尤其是许多各级地方作协的领导,如果去看他们的资料,就会发现很多人一生只有一本代表作,那还是成名前的作品,与专职搞创作的作家的高产、高质量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此可见出名和高位对于作家来说,不一定是纯粹的好事,至少对创作有不小的负面影响,除非是有很高自我约束力的大作家,才能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不过茅盾先生是全国作协主席,这话他可以说,陈建国却连话都不能接,便站在原地呵呵傻笑。

  结果先生看到他这个样子,竟然更满意了,懂人情知进退,却又能谨守本分,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只要不长歪,一定可堪大用。

  陈建国在先生的招呼下落座,王雷奉上两杯茶,便走了出去。

  先生又打量了他两眼,笑着问道,“我看你的资料,是与国同龄?”

  陈建国笑道,“对,是49年9月24日生人,今年9月份就正好满14岁。”

  先生点了点头,笑道,“好,按虚岁算,说15、16岁也可以的,况且你身体长得真结实,好多成年人都没有你高,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已经18岁了。”

  陈建国又呵呵笑着不说话了,

  他总不能说,我是顿顿吃肉营养好、天天习武素质高吧,

  未免有炫耀的嫌疑!

  先生又拉着他问了家庭情况,听说家里大爷爷是29年参加红军的老兵,爷爷是抗战胜利后,从农村带着全家到当时还是解放区的小县城参加工厂建设,后来才在县里落户,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保卫工厂也带着保卫科的战士上过战场,不禁连连点头,

  “好,满门忠烈,难怪能写出这种立场坚定的作品!”

  聊了几句家常,先生又问道,“听说你已经在县、地、省三级作协做了讲座,你的演讲稿能否给我看看?”

  “正要请先生指正,”

  陈建国立刻从一直背着的挎包里翻出演讲稿,摊开后倒过来,双手递了过去。

  先生也双手接过,先对着他笑了笑,伸手示意他喝茶,这才看演讲稿,

  他看得很仔细,脸上也没有过多的表情,

  陈建国一边喝着茶,一边忐忑地等待,也不知道先生会不会提出什么意见。

  四张稿纸看完,先生闭着眼睛想了想,竟然又重头开始看,

  这次看得更仔细,几乎是逐字逐句地看,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看完这篇不过两千多字的演讲稿。看完之后,先生靠在沙发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眼神复杂地看着陈建国,“这是你自己写的?”

  陈建国双腿并拢腰背挺直,轻轻点了两下头,“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