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试制品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究还是奶奶赢了,而且赢得是干净利落!

  四十七本书六块钱不算,另外多加了五本小人书,还有一只上好的樟木箱子,钱却没有多给一分,

  奶奶又掏出那个包着钱的手绢,数了六张10000元的钞票付账,完了包起来收好。

  这是第一版人民币中的大额钞票,上面还有50000元面值的,但在今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后,就同时停止流通,跟新币的兑换比例是10000:1,也就是旧版10000元等于新版人民币1元。

  只不过,说是停止流通,可一下子哪里能全都收得回来,

  现在又不是六十年后,现金都快退出日常生活了,就如今好多老百姓的习惯,钱都不存银行,而是自己找个储钱罐放着,装满了就找个地方挖坑埋起来,所以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还有这种钞票,甚至直到二十年后才渐渐消失,但哪怕到了八十年代,在农村老太太的箱子底下可能还藏有几张,

  所以现在,依然流通无阻。

  奶奶付完账,便一手提着箱子,一手牵着大孙子的小手回家。

  陈建国回头看了似哭似笑的刘瘸子一眼,回过头来轻轻叹了口气,

  是自己鲁莽了,砍价这种事,果然还是奶奶更擅长,三下五除二的,怼得刘瘸子乖乖听话,这等绝招自己必须得学到手,以后绝对用得上!

  ……

  回到家里,大爷爷他们已经到家,一个个正忙着洗脸洗手,

  看到奶奶提着个木箱,爷爷不禁问道,“这又是买的啥?”

  奶奶淡定地将箱子拎进屋里,轻描淡写地说道,“刘瘸子担心公私合营后书卖不出去,正赶着清货呢,把他的镇店之宝都拿出来卖,我就带着孙子挑了几本他喜欢的,还饶了个香樟木的箱子,倒也便宜,光是这个箱子就值回价了。”

  “是吗?”

  爷爷一边擦着脸一边问道,“多少钱买的?”

  “你问这个干嘛,”

  奶奶回过身眼睛一瞪,“不管花多少钱,那都是买给孙子读书用的,你还能在这上面省?”

  爷爷脑袋一缩,背着手干咳一声,“吃饭、吃饭。”

  饭桌上,大爷爷听到奶奶给陈建国买了几本书,由不得拍着桌子叫好,

  “读书好啊,还是多读书好,就厂里那个新机器,人家上海的工程师明明都调试好了,还手把手地教了半天,咱们厂里的那几个笨蛋还是不会用,硬是折腾了五六天,还一天两回地拍电报才给整明白,要是咱们厂里能有个大学生,哪还用上海那边教,说不定连机器都能给他整出来!”

  陈建国扒着饭,默默想着纺织工、机修工和机械设计师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关键他上辈子就是个文科生,连专业都是万金油的工商管理,工作后也是在虚无缥缈的互联网公司上班,这玩意儿他也不懂啊。

  听到大爷爷的话,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