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落脚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州站,可不是后来号称中国南大门的流花湖广州火车站,那个还没建起来呢,要到1974年4月份才会竣工并投入使用,

  说起这个广州站的诞生,也是一波三折,最早在55年的时候,原广铁局就首次向铁道部上报,申请修建新火车站,但当时铁道部认为广州地区各个车站的运输能力还有富余,便不予批准,

  到了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合并为京广铁路,广州站的交通战略地位又一次被凸显,于是58年5月份,在全国“跑步前进”的大背景下,广铁局再次申报,

  都跑步前进了,这次肯定得批啊,于是便得以开始设计,地址就选在流花桥,

  然后60年珠江大桥建成,广三铁路与京广、广九两路接轨,地处大沙头的老广州站进一步发展成广三、广九、京广3条铁路干线的旅客列车到发站,客流高峰时达到每天2至3万人,即便已经扩建几次,依然不堪重负,

  于是新火车站的建设开始提速,在60年3月份开始动工,可才建了一年,就因为“跑步前进”结束,全国都在压缩项目数量和规模,新客站被迫暂停,

  之后又在63年复工,65年又因为设计高度可能会影响到老白云机场而暂停,

  然后正好赶上运动会,就在那儿趴窝了,要一直等到71年才会复工,并于74年落成竣工、投入使用。

  所以现在,陈建国走出的这个火车站,便是他这次来广州的目的地,

  越秀区大沙头白云路广州火车站。

  只要能上车,从这里出发,便可以直达香港九龙。

  不过,还不着急,他还要先去办点其他事。

  从火车站出来,他抬头看了一眼街景,

  很普通,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多少高大的建筑,跟老家的省城也差不多的样子,路上没有什么车,行人也很少,这时候的广州市的人口约为400万,这还是算上下面各个县的人口总数,市区人口也就在300万左右的样子,跟后来完全没法比。

  不过,道路上却很干净,不时能看见干部、学生模样的人,自己带着工具清洁道路。

  这个他听夏亚楠说起过,

  因为广州是现在几乎唯一一个对外窗口,1957年首次开始的广交会,打开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一扇门,并迅速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

  即便是在运动会时期,广交会也从未停止举办,

  所以广州也是除了北京之外,外国人最多的城市,甚至在开会期间,参会人数聚集,比北京的外国人还多,

  每年广交会时,都会有大量外国客商到这里,为了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广州市民便自发清理街道,时刻保持道路的整洁,

  就连道路破损之后,也会有附近相关单位的工人主动过来维修,在当时来说,是全国城市形象最高的地方。

  不过,有些地方也不太好看。

  陈建国一路走到江边,便发现远处的景象,与记忆中的珠江美景完全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江边没多少高楼大厦,基本以破旧的民居为主,

  至于后来的珠江新城,现在更是一片农田、村落,如今广州的市中心,是在海珠广场到沙面一带,北京路和上下九也集中在这一片,

  而且这个时候,水边还停靠着不少连家渔船,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的海珠桥矗立在不远处,为两岸居民提供便利。

  当然,广州毕竟是广州,

  远远望去爱群大厦高高耸立,便很有大城市的气质。

  沿着路边走了一阵,他便收起游览的心思,先找地方落脚,

  他要去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此时广州、乃至于全国的第一高楼,广州宾馆。

  广州宾馆于1968年4月15日落成开业,宾馆主楼有27层,高86.51米,落成便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宾馆,并一度保持记录长达十几年。

  这座宾馆,也是特意为了广交会而兴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待外宾,属于实打实的涉外宾馆,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接待内客。

  而现在,陈建国要去的,便是这座宾馆。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