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群众推荐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66年5月份学校停课以后,直到68年才陆续恢复中小学的教学秩序,

  但这种秩序也很脆弱,比如棉纺厂小学,就是上半天休半天,要到69年以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而且这个时候,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

  就是68年7月的时候提出,“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然后从69年1月份开始,每个新学期的开学时间就改到了春季,一般是在2月份或3月份开学,一直要到74年,才恢复秋季9月份开学,

  就这还不是全国统一,有的地方没变,继续9月份开学,可是直接把学制砍了一年,还有的地方死心塌地响应号召,一直到78年左右才恢复到秋季开学,

  后来有人记忆是在春季开始新学年,原因就在这里。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机床厂创办了“工人大学”,将学制定为两年,选拔工人脱岗学习,学成毕业后,又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待遇与中专毕业生相等,

  上级领导对这种办学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这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此后这种教学模式开始向全上海、全国扩散,许多工厂开办了自己的“大学”,齐聚文学

  至于这种“大学”的含金量如何,自然可想而知,有的甚至就是将十年前“跑步前进”时期的人员重新召集起来,原封不动地照搬不误。

  但是,这也让教育界看到了恢复办大学的希望。

  就在今年,也就是1970年的5月,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在集中了各大学意见的基础上,上级也形成了恢复办大学的思路,

  这个思路就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要从农工兵中选拔、推荐学生,

  一个月后的6月份,上级正式批复了这份报告,

  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来大运动会的激烈角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后来人们把这些从农工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农工兵大学生”。

  北大、清华就是风向标,他们可以动,那其他所有大学都可以动,

  在上上下下各方人员的推动下,在南方“双抢”时节来临之前,这个消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消息灵通人士的耳中。

  龙山11队知青点,楼前的平地上,22个知青围坐在一起,

  陈建国端来一只小火盆,里面烧一些草药,不一会儿便散发出浓浓的药香,刚才还嗡嗡叫的蚊子很快便没了踪影。

  方学大见气氛有些沉重,便干笑一声,说道,“建国你本事挺大啊,连草药驱虫都会。”

  陈建国笑了笑,头也不抬地说道,“以前跟一位农民学的,山里蚊子多,就自己找了草药晒干驱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