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8章 液化气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的居民能源发展大概经历过三个时期,煤球、蜂窝煤、煤气。

  最早的时候,北京地区的居民普遍使用煤球,

  把煤末和黄土按比例掺和成湿煤,然后摊平在煤场上,再用铁铲把煤剁成小块,最后再由其他工人把煤块摇成煤球。

  但随着蜂窝煤的出现,人们渐渐发现,烧煤球不但费煤、费劈柴,煤渣也多,就很不划算,于是在1957年,北京开始推广使用蜂窝煤和蜂窝煤炉。

  蜂窝煤的普及,很快将煤球挤出历史舞台,

  不过燃气就没那么快将蜂窝煤挤出去了。

  早在1958年3月,北京就利用首钢焦炉煤气为气源、在西郊古城地区开展煤气试点工作,12月开始正式向该地区18栋楼的522户居民通气,成为北京市煤气供应的开端,也是“煤气”这个名称的由来,因为那时候的燃气就是用煤制造的。

  伴随着北京炼焦化学厂,也就是后来的北京焦化厂建成投产,以及贯通长安街、全长21公里的首都第一条煤气干管的完工,长安街沿线的单位、居民也成为煤气供应的受益者,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煤气。

  但是煤气管道铺设麻烦、费时费力,而且对房屋安全有一定的要求,主要还是供应给单位宿舍大院,更多的老百姓还是用不上煤气,

  那怎么办呢?

  这时候上级便决定,在管道还没有全面铺开之前,先找其他方式作为替代,最后“罐装液化气”中选,

  1965年1月,国家科委正式向北京市下达了以液化气作为民用燃料的“中间试验项目”,

  设计人员利用我国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用过的苏联钢瓶和减压器,在西城区石油部宿舍的8户人家进行了使用液化气的试验,

  当年年底,西郊灌瓶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六铺炕、三里河等几个地区建立了供应服务站,包括这8户人家在内的4882户居民成为北京市率先使用煤气罐的液化气用户。即便如此,相比近百万户的大北京,这点数量完全不够看,当前老百姓的燃料主力依然是蜂窝煤炉,陈建国厨房里用的就是。

  不过巧了,要问全市哪些区域煤气普及率最高,除了长安街两旁,就是他家所在的西郊,

  所以随着气站罐装能力的提高,陈家这一片也被纳入到罐装液化气的使用范围。

  陈建国放下碗筷过去开门,马秀英抱着大孙子跟在后面,

  门刚打开,马秀英就笑道,“来来来,进来坐。”

  马大姐笑着摆摆手,“不了不了,忙着呢,咱们是左盼右盼,终于盼到这一天了,街坊们都等着用这个液化气,我跟你说,这个液化气是真好,只要打开瓶子开关,连上煤气炉,把炉子打开,再划火柴一点,就有火可以用了,比那煤炉子方便多了。”

  马秀英惊讶地瞪大眼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