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0章 不值一提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组在地震局拍了三天。

  第一天没带胶卷,第二天带了但是没用,等到第三天,领导和专家们也习惯了摄影机的存在,旁若无人地第n次讨论环渤海圈的地震情况,然后一步步分析数据、缩小预测区域,最后将范围圈定在营口、海城一带。

  等剧本里的会议开完,孟主任呼出一口长气,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准备再来一次,然后便听到陈建国喊道,“好,过了。”

  他满脸茫然地转头看向他,“啊?什么过了?”

  其他人也都不明所以地转过脸。

  陈建国指着正操作机器的摄影师说道,“内部会议讨论这一段拍完了,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很优秀!”

  孟主任连连眨眼,“哟,这就拍完啦?”

  陈建国笑着点头,“拍完了。剩下的就是要去辽宁那边的地震办拍摄。”

  两位副导演此时也在一旁满脸赞叹,演得真好,就跟真的一样!

  一位年纪较大的领导哈哈笑道,“哎呀,折腾了三天,总算拍完了。”

  说着还左右看了看,“也该让老朱他们去折腾折腾了。”

  他说的老朱,便是辽宁地震办业务组的组长,那里的戏份才是重头。

  这边的戏份拍完,陈建国便要带着剧组远赴辽宁。

  现在的电影大多都是实景拍摄,只要条件允许,在哪里发生的事就在哪里拍。其实也跟没有经费布景有关,用实景不花钱啊,最多就是人累一点,要多跑几个地方。

  然后拍戏也跟上班一样,早上起来开工,傍晚到点下班,早没了十几年前日以继夜的干劲。可能也就只有部分深山老林的三线工厂还保持着那种顽强作风。

  如果让香港那边的同行过来合作,肯定会大喊三声受不了,却正好适合陈建国这种喜欢摸鱼的人。

  唯一让人不爽的,就是要去外地出差。

  小梅给他收拾行李,“在外面工作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有什么事就给我拍电报,缺了什么东西我给你寄过去。……”

  说了半天,却没听见陈建国说话,转过头去看,发现他正对着一张报纸发呆。

  小梅走到老公背后,双手扶在他的肩上,轻声问道,“在看什么?”

  陈建国抖了抖手里的报纸,指着右下角一个很小的豆腐块说道,“前天晚上老蒋走了。”这是4月7号的二流报纸,在第四版的右下角,用很简短的篇幅通报了这个新闻。

  以当下的情况,自然不会是什么好话,标题直接就是“某某某死了”,报纸图片都发不出来的那种。

  而且除了开头的两小段简单讲了一下4月5号晚上老蒋病逝,后面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在批判。

  倒是在陈建国的记忆里,李先生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还为这位“老朋友”办了一场简单的追悼会,他把张元干的送别词《贺新郎》播放了一遍又一遍。数日之后,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