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章 炫耀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亲可不管儿子愿不愿意,见陈建国不动,当即拿起地上的鞋子就要给他套上,嘴里还在说着,“跟妈去扫盲班,那里可有意思了,还有好吃的,好多瓜子花生呢。”

  瓜子花生?

  陈建国瞪大眼睛,那是上课,还是开茶话会啊?

  不是,

  学习怎么样是一回事,态度又是一回事,您这态度就不能好点吗?

  他上辈子也在网上看到过别人发的关于这个时代扫盲班的新闻报道的好吧,看那图片,人家那一个个,坐姿端正、认真虔诚,不管学习成绩怎么样,首先态度就叫一个端正,

  您这跟他们比?

  哦?

  那是新闻?

  没事了。

  就在这时,大爷爷左手一支毛笔一瓶墨水,右手一叠裁剪成两半的报纸,乐呵呵地走了进来,

  “小孙孙,看看大爷爷给你带什么来了?!”

  陈建国抬起头望去,立刻就明白大爷爷在打什么主意,

  学校还没开始教写大字呢,您这就给我练上啦?!

  这时候母亲也给他穿好了鞋子,当即蹭地一下从躺椅上蹦下来,昂起头满脸认真地说道,“大爷爷,我要跟妈妈去夜校。”

  “去夜校?”

  大爷爷愣了愣,看看马秀英,再看看大孙子,“哦,去夜校也行,那,那就明天再练!”

  陈建国垮着脸,

  能十五再练吗?!

  ……

  夜校不远,就在棉纺厂子弟小学里面,

  对,陈建国又回学校了!

  尽管棉纺厂的领导对扫盲班非常重视,可也挡不住全厂职工多啊,连职工带家属,都有一千多人了,而需要上夜校的,

  接近五百人!

  别笑,这还是已经持续不断办了五年扫盲班的结果,要不然,就棉纺厂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识字率大约不会超过百分之一!

  两只巴掌能数过来有没有?!

  但是经过五年持续不断的扫盲,棉纺厂的脱盲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这个成就不可谓不高,

  当然,绝大多数也就是如同马秀英一样的水平,能看看报纸,写篇大白话短文这种程度,别的不能要求太多。而现在,棉纺厂就是要通过第二次扫盲运动,争取在一个月内,让剩下的五百人全部脱盲!

  脱盲的标准,就是认识500个字,这个难度其实不低,再加上人数过多,在厂里面办夜校?

  原来倒是有个夜校班,可现在么,是无论如何都腾不出这么多地方来的,

  于是趁着学校放寒假,棉纺厂就征用了自家的子弟小学,

  顺便征用了学校的老师。

  马秀英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拿着手电筒,不一会儿就到了学校,

  此时学校里面所有的教室都透着灯光,

  别误会,不是电灯,而是马灯,

  马灯的构造太复杂,就不描述了,总之烧的是煤油,还可以防风防雨,虽然没有手电筒照得远,但比手电筒照得广啊,

  一间教室里面,两边墙上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