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3章 283《登黄鹤楼》,当今七律第一_选秀被淘汰,我一首民谣成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厉害在何处?

  这时候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点评起来了。

  “黄鹤楼是登临游览的胜地,苏神这首诗表达了吊古怀乡之情。”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昔日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开了,此地只空余一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来,朗朗碧空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

  “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楼,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几分繁华与热闹逝去后的失落与惆怅。”

  “诗人围绕黄鹤楼的由来反复吟唱,似脱口道出,语言俗白,却一气呵成,文势贯通。一座空空的黄鹤楼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寻常的登临化为追古抚今的慨叹,白云千载,遐思悠悠。”

  “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眼前美景如画,内心乡愁难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形象而直观的描绘:晴朗的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萋萋芳草如茵。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薄暮的柔美与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黄昏的雾霭悄悄地在江心聚集,乡愁也在诗人的心中涌起;江面水气氤氲,乡愁依附在缥缈的烟波中。日暮烟波与悠悠白云相照应,形成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

  “最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但并不遵守七言的格律,不讲究平仄对偶,全诗笔随意转,情感真挚而气势奔放;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起伏曲折,使诗的意蕴丰满而自然。诗中巧妙地嵌进地名,山川风物更觉具体可感。”

  评论区中自有大才,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时候,一直在观看直播的庐州大学教授钱穆文,终于忍不住,主动和苏青云连麦。

  “苏先生真乃大才,此七言律诗旷古绝今,堪称天才手笔!”

  这一番评价不可谓不高。

  钱穆文又继续说道:

  “此时精妙无比,但具体妙在何处?且听我分析!”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说到这里,钱穆文顿了顿,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

  “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颔联在感叹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