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中此匹夫奸计(三)_赤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短兵相接,更非是咱们的对手!军师、王公,看来最迟午时,这支贼援就能被我吃掉了!”

  “在下有一深忧。”王丹神色肃然,说道。

  力子都问道:“公有何忧?”

  王丹干瘦的老脸上露出阿谀之色,说道:“在下只忧,仅这点贼援,大率恐是吃不饱。”

  力子都哈哈大笑,拍了拍王丹的肩膀,说道:“知我者,王公也!”转视业亭县城,嘴角拧出冷笑,狠狠地说道,“待吃掉了这支贼援后,便趁胜攻城,今日必要将此城拿下,擒得杜俨!”

  王丹五十多岁,虽比力子都大了二十来岁,但他比力子都矮得多,又瘦,可谓是又瘦又小,因而若不从前面看,从后面来看的话,他被力子都拍肩膀的这幕场景,却直如父辈拍打儿辈。

  季猛略蹙眉头,移开了目光,亦望向了业亭县城。

  业亭县城,西城墙的城楼旁边,杜俨黄色的将旗随风招展。

  ……

  刘姓是尧的后裔,王姓的部分是舜的后裔,按五德终始之说,舜为土德,王莽遂亦以土德自居,因此新朝的军队,戎装以黄色为主,将旗同样如是。

  城楼高有两层,梁柱朴素,无有多余装饰,唯漆成了黑色而已。

  二楼的地面为木质,於对着城外的一面,置放了黑底绘红色云纹的矮案一张。

  矮案上放着一个铜水壶,一个漆木碗。案后一张独席;独席两侧,各两张多人共坐的长席。

  独席上坐着杜俨,两侧的长席上,分坐着县令董宽、霍胜、杜尚等人。

  冯郎也在,但他没坐,披甲佩刀,立在杜俨的席边。

  离城楼不远的黄色将旗迎风飒飒,将旗与城楼两边的城头上,数百守卒备於垛口,严阵以待。

  此刻的城楼中,颇是安静,众人都在远眺城南的战场。

  董宽胖乎乎的脸上,瞪大了眼睛,面颊上常泛着的红光,这时消失不见,代之的是如无血色。霍胜亦是双眼睁圆,并张着嘴,一脸的惊恐万状。杜尚、冯郎皆神情凝重。

  杜尚离席起身,向杜俨行了一礼,说道:“阿父,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开始?开始什么?”霍胜仓皇地问道。

  城南战场上的喊杀声,被风吹来,入进众人耳中。

  杜俨也从席上站起了身,步至城楼南侧,按着扶杆,凝目眺看。

  因为义军战士多穿灰褐,在杜俨这里望去,冲过车阵,已与援兵白刃战的义军战士和那些正在越过壕沟、或者奔向壕桥的义军战士们,便似如一群群的灰色飞蛾。

  两千上下的两县援兵,大都穿着黄色的戎装,则望之如似簇簇团尘。

  灰蛾与黄尘,搅拌扑杀。

  头戴高冠,身穿华服的杜俨,或许平时还不怎么看得出来,当下与那面色惨白的董宽、惊慌失措的霍胜一比,却自浮现出了一股华贵的气度!

  望了稍顷城南战场,杜俨回到城楼西边,再去看城西上力子都的主力部队。

  万余力子都所部的义军战士,亦是如同飞蛾聚集,布满了城西南北数里长、数里宽的空地上。

  各色旗帜壮其声势,无数的铁矛、竹枪威其阵容!

  起伏便似波涛的力子都主力部队的整个阵型中,不时有鼓声从各分阵传出,那是分阵的义军各部卒史在调整本阵兵士的阵型,声到城楼,与他的那杆黄色的将旗,竟隐约成相映之感。

  城南厮杀正烈,城西贼势如潮。

  杜俨回望城东。

  城东空无一人,悄然寂静。

  “传令,出城!”

  ……

  一骑疾驰过层层的阵地,至力子都大旗下。

  马上骑士跳楼,飞跑到力子都马前,顾不上下拜,仰面大叫:“大率!杜俨逃了!”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