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4章 庆柏的帝王术_红楼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庆松行起了大礼:“臣弟叩请圣安。”

  袁庆柏没让他即刻起身,而是严肃问道:“你让庆树帮你求情了?”

  袁庆松、袁庆树都有些紧张了。

  袁庆松顿了顿便郑重其事道:“是有此事,圣上,臣弟知道我娘犯了大事,理当处死,只是,无论如何她毕竟是我娘,我素来重视孝道。”

  “今日臣弟斗胆再次恳求圣上,纵然将我娘圈禁终老,也让她活下去。臣弟愿赴汤蹈火报效圣上。”

  袁庆柏心中感叹,不愧是相当于前世章总的人物,聪明且有志气有胆气。

  袁庆柏沉声道:“你娘所犯之事甚大,放在别人身上便会满门抄斩了,念及你我之间的兄弟情义,朕可以向太后求求情,只是将你娘终生圈禁,但你得如你所言,对朕竭力尽忠才好。”

  袁庆松忙叩头谢恩:“臣弟谢圣上隆恩,必结草衔环对圣上尽忠。”

  袁庆柏道:“且先别谢恩,太后同不同意,目下还不晓得。明日上午你再来觐见,设若太后同意了,明日朕让你探望你娘,便算是跟你娘告别了,从今往后你不许再探望。”

  袁庆松心里苦闷,却也知道,袁庆柏能做到这样,已是格外开恩。

  袁庆松、袁庆树一同告退。

  袁庆柏之所以同意此事,有几个原因。

  除了妻妾子女,他心里认可的亲人,便仅剩下何太后、袁庆松、袁庆树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了,而今日连袁庆树都帮袁庆松求情了。

  承泰帝也在遗诏里说了,让他和庆松、庆树这两个兄弟诚心友爱,休戚相关,他善待两个兄弟,也对他这位天子有利。

  袁庆松此前从未有过夺位的行为,杜贵妃的谋害,他事先确实不知情。

  事到如今,哪怕袁庆松要夺位,也几乎不可能夺位。

  而哪怕杜贵妃本是可以长寿之人,将她圈禁在冷宫,且不许袁庆松探望,她也不可能活很久了,估计几年就会死在冷宫。

  事实上,如果不是杜贵妃谋害,袁庆柏也不会这么年轻就当上天子。

  袁庆柏还可以好好利用袁庆松。

  别以为袁庆松只会写诗盖章,他可是才能非凡。

  眼下袁庆柏就有件极重要的大事要交给袁庆松去办。

  那便是在全国大力推广土豆、红薯、玉米!

  土豆,又叫马铃薯、洋芋、山药蛋,明朝时就已传入华夏,很好生长,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也容易饱腹。

  早在几十年前,景安帝在位时,福建松溪县就有劝农民大力种植土豆的公告,这也是华夏最早推广土豆的政府公告。

  红薯,又叫番薯,来自遥远的美洲,也在明朝时就传入了华夏,且明朝时就已在东南沿海普及,

  红薯也很好生长,不需要肥沃土壤,也不需要辛劳照料。

  玉米同样是在明朝时传入华夏,同样很好生长,这玩意儿可以种植在大周国土上大量难以灌溉的山丘旱地。

  大周目今正处在人口暴涨的时期,粮食问题甚为重要,不解决好粮食,就会有不计其数的人饿死,也会有不计其数的人作乱。

  前世,在乾隆时期,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大力推广开来,如果没有大力推广这些高产农作物,那么乾隆帝可能会是第二个崇祯帝。

  在全国大力推广土豆、红薯、玉米,且要尽快取得高成效,这是一件很复杂很麻烦的事情。

  袁庆柏决定将此事交给袁庆松,他相信凭袁庆松的身份和才能,必能办好此事,办好了此事,对袁庆柏对大周都有大利。

  相对而言,杜贵妃的事儿就不算什么了。

  这依然是帝王术!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