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最终抉择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安静的看着刘备,等他回答。

  而刘备也并不是推脱,他的确在认真思考。

  首先,三个选项中,第二个,征西将军的选项可以排除掉——这个职务虽然地位崇高。但实际权力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非常遗憾的一点是,朝廷目前恐怕不会拿出太多钱,人力,以及物资。像是之前攻击黄巾军,攻击凉州叛军那样。组织一支中央直属的远征军,来讨伐四方了。

  并不是朝廷不愿意,更不是朝廷看不到这里面的好处。而是实在不行。

  汉朝的财政负担之重,已经达到了加无可加的地步。

  ……

  很多人都认为,汉朝末期,加强地方郡守权力,要求他们自行组建部队征讨叛逆的举措是错误的……

  但实际上,这带着一些不得已——谁不知道中央集权的好处?谁不想要自己的中央禁卫军实力天下无敌?

  但是不行啊。没钱,没资源,没兵员。甚至,地方郡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这种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增强地方实力与自主权了……

  “也就是说,我要是拿到征西将军的职务,可就算掉到坑里了。”刘备这样想: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我想要拿到那些朝廷供应的物资的话,至少,在朝廷里的人脉与影响力要达到之前张温的水平才行……以我目前的实力,根本办不到这件事。

  那就只能依靠袁氏了。”

  想到这里,刘备彻底放弃了“征西将军”这个诱人的选择。无论如何,他不想要成为袁氏的傀儡。就算这个傀儡披着无比华丽的外衣。

  更重要的是,在三年后的巨变里,自己倘若征战在外,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做出选择的话,很可能错过许多重要的事件,以及抉择。

  刘备不想等着事情发生,不想等着天子刘宏死后的一系列动乱自行发生,自己只能被动接受。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要近距离的观察,判断,乃至参与其中。

  一方面,是尽可能的为自己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他也要更进一步的观察,以及思考。要见证这个曾经如许伟大,辉煌的帝国的末日,以及进一步确认,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曾经伟大的帝国走到了当今这步田地。

  “也就是说,宿卫兵统领,这个位置很好。”刘玄德心想:

  “这个位置距离更近,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个位置拥有足够多的兵力。”

  ——想当初,在历史上,董仲颖义无反顾地前往洛阳时,他身边有多少军队?

  真的。

  不多!

  五千人——

  最初,董仲颖到达洛阳的最开始,他手上只有五千兵马而已!与原本的宿卫兵,所谓西园八校,也就是袁绍、曹操手中的军队相比,并不占据任何优势。甚至因为是外来者的关系,状况上处于劣势。

  在朝廷上,董卓几乎找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