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梦魇遐想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样,公孙瓒的大军出征了。

  他们将会从草原撤出,而后从幽州涿郡向南,进入冀州的渤海郡。再从冀州渤海郡向南发起攻击。

  青州基本上属于传统的“齐鲁之地”。在这里稍微吐槽一下罗贯中的地理学得不好……当然这里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他没有来过嘛。与北方一塌糊涂的地理相比,南方的地理就详细得多。毕竟是在南方打过仗的人——

  那就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青州的地理位置问题——

  虽然号称是“河北四周”,但实际上青州几乎绝大多数土地,都在河南——也就是黄河以南。基本上属于现如今的山东,所谓的齐鲁大地。

  所以说,说袁绍是“河北四州”的说法完全错误。应该是河北三州,河南一州才对。

  当然这个并不是太重要。因为在官渡之战前后,袁绍所拥有的除了冀州之外的三个州的状况,都不是太好……

  幽州经过了他与公孙瓒之间接近十年的拉锯战,民生凋敝的要命。并州面临着北方的南部匈奴的袭扰,而且还有黑山贼的问题……当然就算不计算这两点,并州也是一个贫瘠而且没什么人口的地方。

  其中最惨的就是青州了。

  青州原本作为古齐国所在地区,想想看当年的晏子是怎么吹临淄城的吧,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meì)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人口之重,工商业之发达,可想而知。

  而经过两汉的发展,这片土地自然变得更加发达了。在西川锦这个牌子没有起来之前,帝国最好的丝绸来源便是齐地。这里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手工业,工坊以及工商业人口数量,让齐国成为了两汉时期最为富庶的一片区域……当然了,最终这也酿成了一场灾难。

  繁荣的城市手工业,随之而来的便是可怕的剥削与压迫。人口数量的膨胀,带来的便是人地矛盾,以及赤贫阶级不断增加。

  乡间的地主与城市工坊主们合二为一,带来的便是愉快的双重压迫。

  他们在乡下吞并田产,不断逼迫人民破产。而后又将这些破产的,背负债务的赤贫阶级,丢到城市的工坊里面,没日没夜的为他们进行生产,产生庞大的利润——丝绸——瓷器——诸多玩物,珍馐美味……所有的一切,所有的繁荣与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劳动人民深重的苦难,以及可怕的压迫之下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用奇怪,为什么在黄巾军已经基本平定的情况下,为什么青州地区一下子,又多出了“百万黄巾”这样令人奇怪的问题了吧。

  很简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真是糟糕啊。”

  在得到恶劣这些情报之后,刘玄德的心情变得有些糟糕。

  一方面是为人民的深重的苦难而叹息。而另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