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34章 201工程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电气、化工、汽轮机、内燃机、潜艇等领域,帝国从德国引入的规模为惊人,在青岛和海州,帝国专门开放了德国区,从德国引入的专业人员超过475万人,仅仅是在化工染料工业上,帝国短短三年时间就将整套技术工艺配方、产品扩大了四倍。

  在矿业勘探、农业和教育领域,帝国直接从欧洲引入的规模为庞大,特别是帝国所采取的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旅居中国的欧洲人口(不含俄裔)从1913年的523万人激增到1921年22433万,本国籍占31%,俄裔外国及本国籍人口则增至3584万人。

  其中俄国人口主要居住在西伯利亚、东三省、远东省,法裔主要集中在上海、福州,德裔集中在辽宁省、天津、青岛、威海,比利时裔集中在天津、上海,英裔及爱尔兰裔主要集中在上海、香港。

  从一战至今,帝国虽然没有推出的类似于175项的国民工业计划,帝国工业依然处于技术和产品总量的速扩张中。特别是在油脂、纺织、染料、化工、机械、电气、汽车、冶金等重要工业领域扩展的异常迅猛。

  帝国的化肥产量从1913年的170万吨激增到1921年的4300万吨,帝国汽车产量从1913年的14万辆激增至1921年的38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化肥和汽车工业大国,农业机械也从1913年的400万马力总量增加到1921年34亿马力,虽然这一指标仅相当于美国同时期的1/7,甚至只是美国1910年时期的1/3,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农业机械化规模大的国家之一。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有一个极大的效应就是节省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农业人口的劳动率和总产出速增加,农业人口可以在种植庄稼之余,从事其他副业劳动。增加畜牧业和果林业的同步发展,增加蔬菜、鱼蛋和肉类的供应。

  随着工业机械的本国化和帝国财政信贷政策的支持,小型的乡镇企业也开始不断涌现。推动国家乡镇化建设。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一个问题,那就是科技的发展。

  201工程在现阶段与其说是创,不如说是为速的追赶世界科技,只要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无论是自行研发、仿制,还是直接通过针对性的招募外国专家,直接以的时间解决复制,或者是直接以国家工程名义从国外引入买断专利技术,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帝国在短的时间内拥有世界上为先进的技术。

  与201工程相对应的则是工业大臣郑廷襄提出的“国民工业精湛运动”,试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种可靠有效的工业质量管理体系。

  虽然帝国在一战期间大量出口了工业产品。但在质量上还是明显处于一个较为低级的阶段,英国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