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章 沈旦堡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缴获的德造马克沁重机枪。

  科尔尼洛夫少校观察片刻后,也能确认日军布置了数量较多的重机枪,很是怀疑的问道:“你说他们一个骑军旅,怎么会有这么多机枪?有必要吗?”

  宋彪想了想,道:“如果你觉得没有必要,那你说明你还是不懂亚洲文化和军事思想,亚洲和欧洲对骑兵的基础判断是不同的,在亚洲,骑兵是最为快速的兵种,强调速度和机动性,在欧洲,骑兵则被固定为最强力的破坏性单位。日军给骑兵配备大量机枪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最快速度插入敌军阵地和后方,建立工事,立足防守。”

  科尔尼洛夫少校并不是一个看不起亚洲裔的军官,但他还是很固执的冷嘲道:“这样使用骑兵是非常愚蠢的选择,他们将骑兵耗在这个阵地上……!”

  宋彪不说话。

  人一旦觉得别人很愚蠢,那有80%的概率是他自己很愚蠢,科尔尼洛夫少校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他后面的话实在是说不下去。

  假如日军很愚蠢,那命令哥萨克骑军从侧面的东台子冲击阵地的远东军司令部则更蠢。

  此时没有哪支军队比俄军更清楚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十五挺马克沁交叉布置在仅有一公里长的防线上,几乎可以绞杀一切。

  科尔尼洛夫少校用宋彪的望远镜观察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和宋彪交流他的观点,等了片刻却忽然和宋彪赞叹道:“你这个望远镜很不错啊,能不能送给我?”

  “不能!”

  宋彪突然很凶狠的虎瞪了科尔尼洛夫少校一眼,吓了对方一惊。

  科尔尼洛夫少校急忙将手里的望远镜还给宋彪,忍不住还是补充道:“真的很不错,看的非常清晰,我甚至能看到对方的机枪架子。”

  宋彪嗯了一声,重新在附近找了一个棵很高的松树,让李富贵帮他爬上去,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整个日军阵地。

  在东台子阵地上,日军实际上只部署了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这么长的防线只有一千五百人,可见部署的非常分散,兵力有限,只能靠机枪的强大火力来补充,或者说是日军在想要死守沈旦堡,同时难以抽调大量兵力情况下的唯一选择。

  日军的主阵地是围绕小堡子的东台子、北台子、柳河口三条防线,在小堡子保留一部分兵力作为预备部队,在那里,日军利用原有的民宅搭建了数十个马场,约有五六千匹战马囤在那里,规模庞大,以至于隔着很远都能看到。

  考虑日军在柳条口可能还有一个防御点,在日俄战争最后阶段的大决战中,八千人的一个旅团想要守住方圆十公里的战略地域,这个计划实在是很赌博,很碰运气,如果俄军的作战意志坚决点,也聪明一点,完全可以在这里撕开一条口子,直接将日军在辽阳和辽中的两个主力部队切割开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