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第 218 章_129_最后的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见冯玉乖巧站在一旁,不禁感叹玉奴进益了。

  蔡勋在荆州时,曾参与过皇帝举办的宴会,只是他年幼又无官职,因此坐在末席,只远远望见高台上的人影,并不曾看清皇帝面容。

  此时听得皇帝招呼,蔡勋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前来,脸上透红,大声道“末将蔡勋,奉冯都督之命,带一万精兵,前来吴地剿匪。”

  “很好。”刘协笑道“中气十足,少年了得。”

  其实蔡勋的身形在同龄人中并不算出众,皇帝夸的其实是他带来的这一万精兵,这是他父亲蔡瑁的一片爱子之心。

  周瑜听得一万精兵,也是眸光一动。

  要知道此时精兵是极为难得的。自东汉以来,士卒多是从世代军户之家出来。但这之下,军户的制度已经毁的差不多了。于是前些年从长安开始,又实行屯兵。吴地也效仿长安,实行屯兵制已有一段时日。屯田制保障了士卒基本的衣食,但出来成效也还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在战地工事、耕种田地、日常训练等各方面的组织上,需要精密的管理,这就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而吴地在实行屯田制之前,最矫健的青壮都已经被豪强大族搜罗了去,成为了部曲私兵。后来屯田制养下的士卒,要出精兵就难很多。

  这是吴地士卒资质现下还不高的原因。

  在此之外,这次吴地剿匪,是要往山林中去的,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陆军。而吴地最优良的,却是熟悉水上作战的水军。

  所以吴地要剿匪,就需要及时大量补充精良的路上步兵。

  而荆州持节都督冯玉奉召而来,带来共三万兵马,其中冯玉亲领一万,甘宁领一万,蔡勋又领一万,都是精良的步兵,正是吴地当下最需要的。

  周瑜忍不住又看一眼正与蔡勋亲切谈话的皇帝,不禁有些庆幸,自己那日一念大善,选择了与朝廷合作。

  “要剿匪,还需要详细的舆图。”刘协察觉到周瑜的目光,“这一则还是吴地人熟悉。”

  可就算是吴地的人,不在山地之中居住,也不会很熟悉其中的地形。而孙策在的时候,几次剿灭山越匪贼失利,都是因为不熟悉其中地形的缘故。

  周瑜道“臣去想办法。”

  刘协点一点头,又与他们谈论了片刻剿匪如何用兵之事,就放周瑜等人下去处理细务,只留了冯玉说话。

  一时殿内只剩了刘协与冯玉君臣二人。

  刘协神色沈静下来,方才殿内仿佛欢乐聚会般的气氛也随之消散了,他问冯玉道“你来了吴地,荆州诸事都托付给谁了”

  冯玉也肃容道“臣走后,荆州诸事都托付给荆州刺史诸葛孔明。有蔡勋在此,倒是不惧荆州生乱。”

  拿住蔡瑁的独子,也就拿住了蔡瑁;拿住了蔡瑁,也就拿住了荆州。

  这一点君臣二人心知肚明。

  刘协瞪着冯玉,然后眼睛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