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第三百二十章_桓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座襄阳城为饵,设下埋伏,布置陷阱,等着秦军入瓮。

  “鸣金退兵。”

  秦军落入圈套,不会有任何胜算。

  “击鼓整肃队伍,退离汉中。”

  事不可为,为免更大的损失,必须退兵。

  借助天暗,汉军的计策得以顺利实行。秦军同样可以借助天色,甩开汉军的追袭。

  鼓声响起,城下的秦军得令,当即舍弃云梯,向大纛所在聚集而去。

  城头的秦军无法撤退,干脆摒弃生死,继续同汉军鏖战,希望能拖延时间,为同袍夺得一条生路。

  陷入坑内的秦军动弹不得,有无法视物,慌乱之下,有人开始彼此踩踏。

  汉军很快出现,几人合力撒开渔网,捞鱼一样,将坑里的秦兵陆续捞了上来。其好处在于,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死伤,又将限制秦军的行动,连绳子都无需再用。

  只是渔网的数量有限,到最后,还是得汉军赤膊上阵。

  因烟气尚未消散,汉军脸上都蒙着布,仅露出两只眼睛,乍一看颇有几分滑稽。

  但有桓石秀这样的上司,下边的将领自然不会在“小节”上计较。腰间捆上绳子,手里拿着木棍,半悬在坑里,一棍一个,将陷入慌乱的秦兵敲昏,尽数捆起来。

  “取药为他们洗洗眼。华大夫说过,拖久了不好。”

  期间,有秦兵不肯就缚,拼死一搏。长刀乱挥,几番出现险情,汉军难免受伤,好在未出人命。

  “是条汉子!”

  用撕开的布条捆住伤处,汉军什长并未动怒,而是翘起大拇指,对闭眼仍能找准方向的秦军敬佩不已。

  秦兵目不能视,加上汉兵说的是方言而非官话,一时间竟没能明白。

  弯腰帮什长解绳子的汉兵很是无语。

  胳膊流血还能说出这句话,当真是心大。不过,什长是桓氏部曲出身,追随桓刺使多年,有这样“与众不同”的反应,当真算不上奇怪。

  秦玓鸣金退兵,桓石秀将城中事交给桓石民,亲自带兵出城追击。

  殿后的秦军都被武车冲散。

  更要命的是,汉军不择手段,在战场上竟然用渔网!网内还带着钩刺,钩刺上明显涂有麻药,秦军实在是防不胜防。

  武车飞出的箭矢都涂了一层药,被擦伤之后,伤口火辣辣地疼,不消数息就半身麻木,连刀都拿不起来。

  论单打独斗,多数的秦军的战斗力胜于汉军。

  然而,桓刺使的目的在于取胜,不是彰显个人勇武。有捷径能走,有巧劲能使,干嘛非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不是涨他人志气,而是遍数汉中郡上下,无论马战还是步战,无一人是秦玓的对手。

  明知道打不过,派出去不是送死还能是什么?

  换种情况,桓石秀或许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但在现下,关系两国国运,关系建康和长安之间的博弈,他宁可背负狡诈之名,也要将这三万大军彻底拿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