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夜校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奖状,但是有奖品,跟县里的奖状一起送过来的,

  两盒铅笔,一摞草稿纸、作业本,还有好厚的一本新华字典!

  看到这堆东西,陈建国的心情是复杂的,

  庆幸这个年代没有模拟试卷、学习参考资料,否则的话,自己大概率是不愁没作业做了!

  可是那些东西他也不想要啊,

  幸亏另外还有一套崭新的小军服,算是挽回一点小小的开心。

  ……

  一张“三好学生”,贴在了大爷爷的房间里,一张“扫盲小能手”,贴在了爷爷奶奶的房间里,

  虽说自己房间什么都没捞着,但马秀英还是很开心,别人家的孩子一张奖状都没有呢,自家却有两张,就是阔气!

  连带这几天走路都虎虎生风,讲起话来,声音都大了不少,逢人就高谈阔论扫盲运动怎么样怎么样,你家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

  整个棉纺厂谁不知道扫盲新办法是她孩子想出来的,又拿了“三好学生”,那当然是夸呗,

  以至于这些天,母亲的风头,那叫一个一时无两!

  这天吃过晚饭,奶奶和母亲在厨房收拾碗筷,大爷爷他们也都各忙各的,陈建国便抱着收音机听戏,

  放假了也没别的事做,寒假作业已经写完了,

  就那点题量,放假当天,他就花了一个小时不到,把两本作业全部搞定,对,这时候也是有寒假作业的,而且还是装订成册,由地区或省里统一印制,跟八十年代几乎没多少区别,就是纸张质量差了些,

  而且除了语文和算术两门主课的寒假作业,高年级的同学还需要完成大字作业,就是练习毛笔字!

  幸亏陈建国还在上一年级,没开始学习写大字,

  不过,也快了,也就是下学期的事,转过年就要开始练毛笔字咯,

  陈建国有点担心,不知道会不会把手练成鸡爪。

  写完了作业,又不用上学,外面天气冷,也不想出去玩,能做的也就只有在家里听听收音机这样子,

  小学生的生活,就是如此枯燥无味。

  就在陈建国同学抱着收音机打盹的时候,马秀英拿围裙擦着手走了进来,一看他那样子,就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笑骂着说道,“才几岁大就跟小老头儿似的,起来,赶紧的,跟我出去。”

  “啊?”

  陈建国被拍醒,抬起头看了看母亲,再看看外面黑漆漆的天空,不禁有些茫然,“这时候出去?”

  “这时候怎么啦?”

  母亲解开围裙,又忙着对着镜子梳头发,还不耽误嘴上说话,“这时候才正好上夜校呢,”

  然后又回过头,虎着脸说道,“赶紧的,穿好鞋子,跟妈一起去夜校。”

  夜校?

  扫盲班?

  陈建国顿时更懵了,“我又不用扫盲,去扫盲班干嘛呀?”

  现在的夜校,还不像后世是辅导进修用的,而是各个单位、公社,专门为不识字的人开办的扫盲班,之所以放在晚上,就是为了不耽误生产工作,

  因为这个时候,电灯还没普及,除了极少数单位,绝大多数地方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什么生产工作都做不了,既然这样,那晚上的时间用来给学生们上课,自然最好不过。

  母亲虽然认识字,但认的也不多,距离拿到扫盲班的毕业证还有点距离,自然是要去上夜校的,

  可是,您去就去呗,拉上我干嘛,外面不冷啊!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